轴类零件的加工有几种方式

  轴类零件和盘类零件的加工方式大部分都是车削,

  而套类零件一般都用镗削,

  复杂曲面的切削加工,主要采用仿形铣和数控铣的方法或特种加工方法.

  参考资料:

  典型表面的加工路线

  (一)外圆表面的加工路线

  1.粗车→半精车→精车:

  应用最广,满足IT≥IT7,▽≥0.8外圆可以加工

  2.粗车→半精车→粗磨→精磨:

  用于有淬火要求IT≥IT6,▽≥0.16 的黑色金属。

  3.粗车→半精车→精车→金刚石车:

  用于有色金属、不宜采用磨削加工的外用表面。

  4.粗车→半精车→粗磨→精磨→研磨、超精加工、砂带磨、镜面磨、或抛光在2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加工。

  目的为了减少粗糙度,提高尺寸精度,形状和位置精度。

  (二)孔的加工路线

  1.钻→粗拉→精拉:

  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盘套类零件的内孔,单键孔和花键孔加工,加工质量稳定,生产效率高。

  2.钻→扩→铰→手铰:

  用于中小孔加工,扩孔前纠正位置精度,铰孔保证尺寸、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。

  3.钻或粗镗→半精镗→精镗→浮动镗或金刚镗

  应用:

  1)单件小批量生产中箱体孔隙加工。

  2)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孔系加工。

  3)直径比较大得孔ф80mm以上,毛坯上已有铸孔或锻孔。

  4)有色金属有金刚镗来保证其尺寸,形状和位置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

  4./钻(粗镗)粗磨→半精磨→精磨→研磨或衍磨

  应用:淬硬零件加工或精度要求高的孔加工。

  说明:

  1)孔最终加工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水平。

  2)特小孔加工采用特种加工方法。

  (三)平面的加工路线

  1.粗铣→半精铣→精铣→高速铣

  平面加工中常用,视被加工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,灵活安排工序。

  2./粗刨→半精刨→精刨→宽刀精刨、刮研或研磨

  应用广泛,生产率低,常用于窄长面的加工,最终工序安排也视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而定。

  3.铣(刨)→半精铣(刨)→粗磨→精磨→研磨、精密磨、砂带磨、抛光

  加工表面淬火,最终工序视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而定。

  4.拉→精拉

  大批量生产有沟槽或台阶表面。

  5.车→半精车→精车→金刚石车

  有色金属零件的平面加工。